为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7月3日以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共16人走进刘家镇大庙村,联合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扎染的图案是由扎结而来,也就是在纺织物上有设计、有计划地加以针缝线扎后,再经煮染而形成一定的花纹图案。”7月5日,在大庙村文心书院开展的“布里生花·邂逅扎染”主题活动现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了扎染的起源、发展、分布与特色。非遗传承人李启淑老师亲临现场指导,向孩子们介绍扎染工艺和技法,展示长巾、围裙、抱枕等精美的扎染作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勇敢创造。在老师和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纷纷领取布料、染料、皮筋、夹子等扎染工具,认真进行捆绑、贴标、浸泡、提起、氧化、清洗、晾晒等工序。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创作了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更沉浸式地体验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让传统手艺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此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重点围绕非遗文化传承展开,将陆续推出“童画家乡·彩绘未来”写生活动、“童行雷公山·探秘自然课堂”单日研学、扭扭棒手工制作、活动作品集中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三下乡”活动辐射面和影响力,让更多村民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艺术的魅力。刘家镇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将全力协同,积极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助力“三下乡”活动开展的同时,持续策划组织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撰稿:周 敏
图片来源: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审核:邓楠楠
审发:罗淑俊
编辑:邓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