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7月18日,区妇联联合南溪区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区委社工部、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多部门,策划的为期十天的“有益思少年暑期营”项目在8个镇街正式启动。
为让安全知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各个镇(街道)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的特色课堂。孩子们在“玩”与“学”的碰撞中,让自我保护的种子悄悄发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有趣的活动吧!
(一)南溪街道:“身体红绿灯”游戏,界限感在欢笑中“立起来”
南溪街道的“有益思少年·身体红绿灯”安全教育活动,吸引了21名幼儿参与。南溪区司法局副局长莫远兵与志愿者并肩协作,以生动鲜活的幻灯片和趣味动画为载体,向孩子们清晰阐释身体隐私部位的概念。他们巧妙引入“交通信号灯”的比喻用“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划分身体界限。游戏中,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在互动中喊出“红灯区不能碰,黄灯区要问我”的规则。情景模拟时,有小朋友主动举手:“遇到危险,我会大声喊‘住手’,然后跑去找大人!”小朋友们在互动中,快乐地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二)黄沙镇:安全贴纸DIY,童趣里藏着“安全密码”
黄沙镇开展“有益思少年”安全贴纸DIY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他们化身“创意小画家”,用彩笔勾勒出心中的安全符号,亲手制作安全贴纸。这些贴纸内容丰富多样,有带警示灯的斑马线、有举着盾牌的小卫士,还有写着“安全第一”的爱心图案。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将贴纸贴在书包上,让安全提醒时刻“在线”。
(三)刘家镇:法律标语大创作,童言里飞出“法治小歌”
刘家镇的“有益思少年”法律标语创意设计大赛现场气氛热烈。小选手们围绕法律主题展开想象,创作出一句句稚嫩却精准的标语。如“陌生人给的糖,不能随便尝”“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记心中”等,这些标语不仅表达了孩子们对法律的独特理解,还在趣味中播撒了法治的种子。
(四)汪家镇:反欺凌小课堂,勇气在画笔间“站出来”
汪家镇的“有益思少年・普法漫画创作”活动,志愿者们通过讲解欺凌的危害和应对方法,让孩子们学会了保护自己;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严重性。随后,孩子们用卡纸画出反欺凌和求助的场景,用画笔传递勇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有孩子分享道:“以前看到同学被欺负,我不敢出声,现在知道可以告诉老师!”
(五)长兴镇:网络安全攻防战,小脑袋里筑起“防骗城墙”
长兴镇的“有益思少年·网络安全攻防战”课堂上,志愿者讲解了网络陷阱的危害和防骗方法。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积极举手分享自己的网络使用经验。随后,大家用绘画展示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有的画了冒牌游戏客服,有的画了虚假中奖信息。在创作中,孩子们加深了对网络安全的理解。
(六)大观镇:法律情景剧共创,规则在剧情里“活起来”
大观镇的“有益思少年”法律情景剧本共创活动现场创意满满。同学们围绕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主题,结合生活实际编写剧本。通过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剧情。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演被欺凌的角色时,我知道了要勇敢反抗,还要告诉家长老师。”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也让法律意识在实践中生根。
(七)裴石镇:防性侵小课堂,安全防线在色彩里“筑牢了”
裴石镇的“有益思少年·身体边界小卫士”活动中,南溪区检察院王敏化身“安全向导”,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性侵知识课。她用直观的案例和图片让孩子们理解“哪些地方不能碰”。孩子们听完后,纷纷表示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随后,他们拿起画笔将所学画成图画,有的画了拒绝陌生人的场景,有的画了遇到危险找警察的画面。这些图画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用色彩筑牢了自我保护的防线。
(八)仙临镇:溺水救援情景剧,救援知识在演练中“放心间”
仙临镇的“有益思少年·溺水救援情景剧”主题宣讲活动,聚焦暑期防溺水安全。志愿者们通过“视频警示+知识讲解+情景模拟”的形式,教孩子们识别危险水域、掌握呼救技巧。活动现场,孩子们积极参与情景模拟环节,亲身体验了溺水救援的过程。一位参与情景模拟的小朋友认真总结道:“遇到有人落水,不能自己跳下去,要大声喊大人来帮忙!”活动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未来,“有益思”暑期少年营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快乐与欢笑伴随孩子们的暑期。妇联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提供阳光与守护,共同绘制孩子们安全成长的美丽画卷。(编辑:陈娇娇,审核: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