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溪区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区妇联、区委社工部、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多部门共同开展的“有益思少年暑期营”第二期活动圆满落幕。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集学习、实践、成长于一体的夏日盛宴。从作业辅导到户外研学,从创意课堂到互动体验,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解锁新知识、收获新技能,让知识嫩芽与成长力量同步绽放。
户外研学:行走中的“大课堂”,体验里的“真成长”
走出教室,户外研学为孩子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从文化传承到红色教育,从自然探索到历史感悟,每一步行走都藏着成长的密码。
(一)小脚丫寻家风,自然与文化的“双丰收”
在裴石镇的“小脚丫寻家风·月亮湾探自然研学活动”里,孩子们踩着夏日的阳光开启徒步之旅。抵达家风馆,一件件老物件、一个个家风故事让他们驻足。“原来爷爷说的‘诚实守信’,以前的人也是这样做的呀!”一位扎着马尾的女孩小声感叹。广场上的游戏时光更是让欢笑声传遍角落,奔跑、协作、分享……孩子们在自然里释放活力,在家风故事里汲取力量,“今天不仅玩得开心,还知道了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二)红色研学之旅,爱国情怀的“种子萌发”
刘家镇的“有益思少年·感悟红色情怀”南溪区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历史中穿梭。上午走进南溪博物馆,建筑模型、老照片诉说着家乡的过往:“原来我们南溪这么厉害!”下午来到朱德旧居,志愿者讲述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们眼神专注:“朱德爷爷好勇敢,我也要向他学习!”一天的行程里,孩子们的视野被拓宽,爱国的小火苗悄悄点燃。
创意课堂:巧手中的“硬功夫”,互动里的“新感悟”
创意课堂以“玩中学”为钥匙,为孩子们打开安全知识的大门。从防欺凌到防性侵,从防中暑到安全界限认知,一个个生动的活动让安全意识深植心间。
(一)防欺凌拍手歌,节奏里的“安全口诀”
南溪街道的“有益思少年·防欺凌拍手歌”活动,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小课堂!南溪区检察院检察官王敏领着大家拍起小手,唱起歌谣,简单的歌词跟着轻快节奏蹦出来,孩子们笑着唱着,就把“什么是欺凌”“怎么保护自己”记在了心里。此次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好评,有效营造了社区防欺凌的良好氛围,为守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危险水域地图赛,安全技能的“趣味解锁”
“夏天玩水很开心,但哪些地方不能去呢?”黄沙镇的“有益思少年”危险水域地图赛里,志愿者带着孩子们“挑战”安全技能。他们在地图上标注出河流、池塘等危险区域,讨论“去了会有什么危险”,还模拟“遇到有人落水该怎么办”。“原来不能随便去野外的小河里游泳,太危险了!”一位男孩恍然大悟。通过游戏,每个孩子都成了自己的“守护小卫士”。
(三)防欺凌多米诺,团队协作中的“深刻领悟”
汪家镇的“有益思少年·防欺凌多米诺”活动里,孩子们先通过趣味视频和幻灯片了解了欺凌的危害:“原来嘲笑同学也是一种欺凌呀!”随后分组创作多米诺骨牌,有的摆成“团结”字样,有的设计成“手拉手”造型。推倒骨牌的瞬间,连锁反应让他们惊呼:“小小的骨牌倒了一片,就像欺凌会越变越严重!”活动后,孩子们分享道:“以后看到有人被欺负,我不会跟着起哄,会告诉老师!”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的同时,“报告、坚持、拒绝参与”的反欺凌知识也刻进了心里。
(四)防中暑急救演练,应急技能的“实战掌握”
长兴镇的“有益思少年·防中暑急救演练”课堂上,志愿者李正香的讲解让孩子们竖起耳朵:“中暑了会头晕、呕吐,好可怕!”分组演练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医生”,互相模拟“降温”“补水”等急救步骤。积极的互动、认真的演练,让防中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同步提升,“我学会啦,以后夏天出去玩,要是同学不舒服,我就能帮上忙啦!”。
(五)防性侵故事会,身体界限的“清晰认知”
大观镇的“有益思少年·防性侵故事会”现场,《不要随便摸我》绘本成了“安全灯塔”。孩子们跟着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会“隐私部位不能让人随便碰!”互动讨论时,一位小男孩举手:“如果有人要摸我,我会大声说‘不’,然后告诉妈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懂得了保护自己,也知道要尊重别人的身体界限。
(六)安全界限绘画沙龙,色彩里的“自我保护”
仙临镇的“安全界限绘画沙龙”中,彩笔成了孩子们表达的工具。他们在纸上画出“身体安全区域”思维导图,用红笔重点标注“背心短裤覆盖处不许他人触碰”。分享环节,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说着对安全界限的理解,“这样我就不会忘记哪里不能让别人碰了”“我画了个小锁,把隐私部位锁起来了”。在色彩缤纷的绘画里,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悄悄扎根。
这一期的暑期少年营,是知识的传递,是体验的丰富,更是成长的接力。作业辅导里的专注、户外研学里的感悟、创意课堂里的收获,让孩子们在夏日里积蓄力量!(撰稿:陈娇娇,审核: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