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钟雪珂 李莹)9月5日,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宜宾工职院)即将迎来第一届学生开学报到,这座全新的职业院校满“新”期待,迎接学生们的到来。
据了解,宜宾工职院首批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分析检验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六大专业,以“专精特新”为目标,重点面向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为宜宾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切实增强新质生产力供给。
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廖益均告诉记者,“我们紧密对接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和宜宾市“4+4+4”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面向宜宾“一蓝一绿”新赛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我们首批次开设了6个专业,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记者在汽车工程学院看到,教学设备已经整齐的摆放在了实训教室里,老师们也已经对教学设备进行了提前的拆解熟悉。凯翼汽车捐赠给校方的50辆汽车整齐停放在学院楼外,将投入到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做到实践与理论并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纳知识。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付凌锋说,“我们的学生都有机会在第一学年完整的拆解一辆车来学习我们的这样的一个课程。包括现在我们和凯翼汽车正在联合举办全球技术总监的培训,学生进入学校之后,也可以免费的参与我们这样的培训,对接企业实际的需求、实际的技能、实际的岗位。我们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双向奔赴,双赢的一个局面。”
产教融合,是宜宾工职院办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中,宜宾工职院实施的“1+1+1”教学模式,即入学第一年在校内完成专业文化课和基础课,第二年理实结合的方式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第三年则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性综合实践和实习,以“实习+就业”模式完成高技能人才全过程培养。
廖益均表示,“我们构建了“1+1+N”的产教融合工作架构,即工职院每个二级学院均由1个对应产业的政府部门、1个对应行业的龙头国企牵头共建,并联动服务对应产业园区的N个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产业要素深度参与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的“五金工程”。同时我们还深化运用“厂中校+校中厂”模式,实现基础实训设施在校内自建,生产实训设备在产业园区,实现校企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