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莹)金秋时节,南溪区仙临镇的稻虾养殖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捕虾工人们弯腰起网,肥美的罗氏虾在网中鲜活蹦跳,个头饱满的虾身泛着青亮光泽,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这片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土地,如今因罗氏虾养殖焕发新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仙临镇罗氏虾养殖的丰收,始于对生态种植模式的探索。依托镇内低洼田、撂荒田资源,当地大力推广“稻虾共生”生态模式,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的良性循环。
“今年养罗氏虾20亩,亩产在510斤左右,总产值接近60万元。”仙临镇合众村罗氏虾养殖户周仕富向记者介绍,罗氏虾养殖成本低,便于管理,发展前景良好。

周仕富告诉记者,罗氏虾适应能力强,从育苗到分田再到上市,通常在4个半月,3月份育苗,7月份就可以陆续上市,可以卖到11月份。

“我养殖的的罗氏虾个头饱满,单只重量可达2两,产品不仅供应宜宾本地市场,还销往泸州、成都等周边城市,订单一直很稳定。”周仕富一边分拣虾,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从“养得好”到“卖的俏”,周仕富不断探索、总结,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周边村民,通过技术输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辐射周边近10农户参与养殖。

“明年的规划预计是200亩左右,后期计划在5年左右再进行深加工,争取把虾做成熟食和生鲜,通过‘四川省农博会’这个平台把我们的农产品大量推向全世界。”周仕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