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繁荣:实干筑基激活发展动能。早晨七点,大观镇农贸市场已热闹开市。本地菜农李大姐的竹筐里,沾着晨露的蔬菜与水果摊主的吆喝声交织。2025年,大观镇以“实体强基”为抓手,将商贸活力转化为发展实效。上半年,全镇规上工业产值达8978万元,限额以上商贸销售额突破5231万元,财政收入2966.99万元,多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产业园区“筑巢引凤”。成功举办2025年在外创业人士返乡迎春暨招商引资座谈会,与正江建筑、优杰生物科技等6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招引企业2个,盘活闲置资产2处,培育家庭式作坊1个,吸引投资2000余万元。以低成本、高效益为发展思路,盘活闲置资产,规划面积116亩,计划总投资约1.8亿元,打造特色轻工小微产业园,已累计引入9家市场主体,实现营收3220万元,解决就业119人。

乡村振兴:特色发展擦亮名片。农业根基不断夯实,完成“天府粮仓”二期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余亩,粮食产量达1.38万吨。文旅融合亮点纷呈。特邀四川大学研究院担纲大观镇“观仓海”农文旅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为项目注入顶尖智力和前沿理念,拟打造集亲子活动、科普研学、乡村休闲、拓展训练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7月葡萄采摘体验活动期间,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农文旅综合收入80余万元,促成5个产销合作项目,签约金额800万元。

群众文体:传统节日凝聚温情。端午时节,不仅让居民体验了亲手包粽子的传统民俗的乐趣,更搭建了邻里交流互动的平台,有效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生活幸福感,为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的月饼比往年更甜!”中秋包月饼活动,志愿者提前准备好面粉、馅料、模具等材料,将老人与儿童分成若干小组,耐心讲解包月饼的步骤与技巧,手把手指导大家揉面团、包馅料,有的老人动作稍慢,志愿者便主动上前帮忙,有的孩子不小心把馅料沾到手上,旁边的小伙伴立刻递上纸巾,互帮互助的场景格外暖心。而“七夕”鹊桥会志愿者生动讲述了七夕节作为“乞巧节”“女儿节”的历史渊源,结合牛郎织女传说、穿针乞巧等习俗,带领参与者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现场通过互动问答,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七夕的文化内涵,传递“忠贞爱情、家庭和睦”的价值观。




青年创业:“新农人”引领产业升级。飞马村全艳芳和村里种植户联合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引入“阳光玫瑰”“夏黑”等品种,攻克资金困难和技术受限的难关,通过“技术培训+统一管理+品牌化销售”模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从农贸市场的烟火气,到产业园的机器轰鸣;从葡萄架下的欢声笑语,到青年返乡的创业热潮,大观镇正以“实干”书写活力答卷。
特别提醒:目前,“大观之美”logo作品正在火热征集中,投稿时间:2025年9月9日—2025年10月31日,诚邀各位读者积极投稿(logo需含有“大观”字样元素哦~)具体投稿细节请移步:https://mp.weixin.qq.com/s/wB_pDrPwedUeXOrsY8uU-A
(撰稿:杨丽莎,核稿:王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