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绘新景 菜稻轮作富龙川——南溪区仙临镇龙川村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
2025-10-24 15:42
记者:王才学

— 分享至 —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在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记者 王才学)金秋十月,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龙川村的田野上,绿油油的红苕尖、嫩生生的韭菜与翻新的菜畦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收秋种图景。村民们或弯腰掐尖,或挥镰收割,或翻土栽苗,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澎湃活力。在这片热土上,仙临镇龙川村引进宜宾市南溪区亚亚家庭农场开展"菜稻菜"轮作模式正以全链条保障、创新合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致富账本"里的幸福密码

10月17日,记者走进龙川村,正遇上村民顾大方背着满背篓韭菜往家赶。"到10月收入就有4万元了!"这位70岁的老人翻开他的记账本,笑容里满是自豪。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年以来的每一笔收支:5月前仅售7000余元,5月后蔬菜集中上市,收入如春潮般涌来。"我们老两口打理着3块菜地,孩子们有空就搭把手,我当了一辈子农民,这个效益是很‘乐观’的!"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顾大方的账本,是龙川村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在宜宾市南溪区亚亚家庭农场负责人、南溪区政协委员袁晓燕的带动下,全村16户村民通过"农场+村集体+农户"模式,将传统农耕转变为标准化、订单化的现代农业。从统一提供的优质秧苗,到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再到保底收购的市场保障,全链条服务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创新模式激活"菜篮子"经济

"红苕尖要围着中心窝呈三角形栽种,这样根系发达、产量高。"田野间,袁晓燕正手把手教村民蒲元蓉栽种技巧。这位曾在外务工的妇女,今年3月开始种植蔬菜,6月投产以来月均收入达7000余元。"现在既能顾家,收入还不比打工少!"她擦着汗笑道。

微信图片_20251017173146_140_141.jpg

亚亚家庭农场通过"三保障"机制破解传统农业痛点:技术团队定期巡田指导,确保科学种植;与大型商超签订长期订单,解决销售后顾之忧;设立保底收购价,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微信图片_20251017173210_142_141.jpg

暴风截图20251017350068500.jpg

政协委员的"共富经"

 "看到乡亲们的信心和干劲,我更想把十年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作为区政协委员,在袁晓燕的规划中,龙川村将打造"四季有菜、季季有收"的循环农业。这种"菜稻菜"轮作模式,既保障了土地可持续利用,又让亩均收益提升至传统种植的3倍。

DJI_20250930112602_0346_D.JPG

【记者手记】 从顾大方的账本到蒲元蓉的笑脸,从袁晓燕的技术指导到田野间的标准化菜畦,龙川村的变革印证着:乡村振兴,既要找准产业"金钥匙",更要构建利益联结"新纽带"。当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当传统农耕升级为现代农业,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正谱写着共同富裕的时代新篇。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共产党员网 宜宾市人民政府
宜宾新闻网 南溪新闻网
筠连县 翠屏区 临港区 南溪区 高县 珙县 屏山县 叙州区 兴文县 长宁县 江安县
仙源街道办 南溪街道办 刘家镇 大观镇 长兴镇 仙临镇 汪家镇 黄沙镇 裴石镇
举报受理反馈制度 南溪朱德旧居 南溪房产信息查询网 南溪在线 南溪一中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四川省)